联系我们
{/pboot:nav}
{dede:include filename="banner.htm"/}

法律人要掌握的十种法律思维

发布时间:2023-05-22 14:25:55

  

  什么是法律思维?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,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,或叫思维方式。

  01逻辑思维

  在法律思维当中,逻辑思维可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
  我们经常讲“因为”、“所以”,这是一种逻辑思维。在我们的法律规范当中,比如说“假定、处理、制裁”,也是一种逻辑思维。

  我们要设定一种权利,那就要考虑这种权利的来源。我们设定一种权利,同样考虑为这种权利设置了某些救济措施。这就是逻辑思维。

  02逆向思维

  逆向思维也就是反向思维。我们现在生活在网络时代,每天都能看到我们所谓的“民意”。“民意”是一种什么思维?就是一种大众思维。

  当全社会皆曰可杀的时候,法律人要说不杀,因为我们法律人拥有的思维之一就是这样一种逆向思维。

  当大家都说这个人犯罪的时候,我们有可能要想:他有没有可能不构成犯罪的理由、条件、事实、证据。

  03程序思维

  法律人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,应当优先考虑程序,即不会先去考虑实体问题、结论。

  在追求实体正义的同时,也不能忽视程序正义。有时候,实现程序正义不一定能够实现实体正义,但实体的不正义多半是由程序的不正义导致的。因此,法律人在时刻保持程序思维,处理任何事情都应该按照程序办事,不可无视程序,如此才能帮助当事人实现其合法权益。

  04救济思维

  “无救济则无权利”,救济在法律上又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,律师为当事人提供的就是私力救济。

  在法律人的眼里,任何人都有得到救济的权利,无论是程序上的救济还是实体上的救济,具备这种思维,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事人。

  05规则思维

  法律是什么呢?法律是一种规则。

  法律是一种调整权利和义务之间关系的规则,也是一种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规则,法律就是以公权力作后盾来保证它实施的一种规则。任何时候我们讲有规则,就是说按规则来办事。

  规则之上,还有谁?还有原则。原则之上还有谁?公平思维。有时候,我们要看到的是一种更高境界的、更高意义的规则思维。

  06权利思维

  法律就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总和,人说宪法就是“写着人们权利的一张纸”。

  权利思维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想:他有没有这个权利?我有没有这个权利?公权力有没有这个权力?私权利有没有这个权利?男同学有没有这个权利?女同学有没有这个权利?

  我们要能够分辨出并看到:谁有这个权利?这就是一种权利思维。

  07平等思维

  所谓平等思维,就是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。其实学法律的人都知道,在法律人眼里没有坏人,在道德的眼里有坏人。

  律师为坏人辩护,我们实际上不是为坏人的“坏”去辩护,我们实际上应该是为坏人这个“人”去辩护。

  因为他跟我一样,都是一个平等的主体。

 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或者就是潜在的犯罪嫌疑人,我们对犯罪嫌疑人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自身,就是说:对他的保护,也是保护我。

  就算是判决他有罪,我们跟他之间还是一种平等的关系。这就是法律人应该有的平等思维。

  08证据思维

  平常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说“讲话要有证据”,这就是现实中的一种证据思维。

  但是,在法律人来讲,我们的证据是指什么?

  我理解的就是:客观事实和证据事实。

  法律人证据思维的关键不在于你提出来人家是否承认,而在于你拿出证据来,对方能否否定的掉。尤其在发生争议的时候,你主张了一个事实,就需要有证据予以证实,而不能依赖于对方的认可。因为证明的责任在主张事实存在的一方。

  对于证据思维,甚至可以这样说,不能只看做了什么,要看你能证明什么。

  09公平思维

  如果说平等思维是一种状态,那么公平思维就是一个结果。

  律师帮助犯罪嫌疑人也是一种公平思维,在律师的面前没有坏人,在法律的面前没有坏人。那么就是说我们对一切人的权利要公平地去保护,要依据一种公平的原则。

  也就是说,平等是状态,公平是结果。结果就要求我们要让所有的人能实现在法律上的平等保护——公平的结果。